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位于欧洲的东部和亚洲的北部, 东临太平洋, 西濒大西洋, 北靠北冰洋, 南至高加索和黑海。疆域长达6 万公里, 其中海岸线长约4 万公里。
俄罗斯地域辽阔, 气候复杂多样。整个国家跨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带。近16%的领土深入北极圈内, 属寒带气候;80%的领土属温带气候; 4%的领土属亚热带气候; 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 属于温带和亚 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 夏季短暂而温暖, 春秋时节转瞬即逝, 温差较大, 降水偏少,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冬季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以莫斯科为例, 每年11 月到来年4 月均属冬季, 最冷时气温达到- 30℃。1 月份的气温最低, 平均气温为- 11℃。整个莫斯科冰雪一片, 积雪有30 厘米厚, 一般要到4 月下旬才能融化。
俄罗斯的冬天是一个多雪的季节。有人说俄罗斯的一切都来自轻轻的、厚厚的雪。雪覆盖了无垠的大地, 在凛冽威武的冬天中欢笑,那种单调, 那种辽阔, 正是一种使人发疯的俄国魅力, 使我们感到似乎有点理解了俄罗斯的真谛。
一 冰雪中创造历史
我们不去追溯早期强悍的斯拉夫民族怎样戎马征战, 基辅和莫斯科的武士们怎样拓展领地。我们只要翻一翻俄罗斯最近300 年的历史就会发现, 决定其命运的重大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冰雪覆盖的冬季。
19 世纪, 俄国贵族中一小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大多数是年轻军官) 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认清了俄国社会的深刻矛盾及封建农奴制的反动本质, 于1825 年12 月14 日发动起义。刚刚继任的沙皇尼古拉一世让卫队、炮兵向起义军开火, 起义遭到镇压, 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
20 世纪初, 俄国的工业危机使工人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俄历1905 年1 月9 日, 许多工人及其家属抬着沙皇的画像请愿, 遭到沙皇军队的突然袭击, 1 000 多人被打死, 2 000 多人受伤, 这个日子被称为“流血星期日”。
俄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连年征战使俄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广大群众竭力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起义接连不断。俄历1917 年2 月27 日, 彼得格勒驻军开始参加起义, 工人和士兵联合作战。
市内重要据点和政府大厦先后被占领, 工人和士兵逮捕了沙皇政府的大臣和将军,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这就是著名的二月革命。
1917 年秋, 俄国经济陷入崩溃状态, 革命运动高涨。大部分军队离开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边。列宁决定立即起义。11 月7 日( 俄历10 月25 日) 上午, 彼得格勒的士兵们攻占了一些重要机关。下午, 起义军包围了冬宫, 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深夜占领冬宫。继彼得格勒之后, 莫斯科于俄历10 月26 日开始起义。
经过一周浴血奋战, 克里姆林宫上空飘起了苏维埃红旗, 十月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
1914 年9 月30 日~1942 年4 月20 日, 苏军所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 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 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冬天使德军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后勤供应不足, 缺乏防寒设施。
许多士兵穿着单薄的夏衣, 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不少人严重冻伤。数以千计的德军士兵被冻成残废, 许多人染上了使人寒战不止、全身无力的疟疾。寒冷的天气使得大炮上的瞄准镜失去了作用。燃料常常冻结, 汽油也冻成了黏糊状。发动坦克时, 得先在底下点火烘烤一阵才行。而红军将士在本土作战, 供给和适应力要比德军强得多。为了鼓舞士气和斗志,斯大林还在德军的炮火声中举行了传统的红场十月革命阅兵式。最终, 莫斯科保卫战以苏军的伟大胜利而告终, 被称为20 世纪“一个冬天里的神话”。
1991 年12 月21 日, 原苏联11 个加盟共和国首脑( 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除外) 在阿拉木图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议定书, 宣布苏联停止存在。1991 年12 月25 日, 苏联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 —米·谢·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职位, 12 月26 日, 独联体被正式承认。至此,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走完了它69 年的风雨历程, 宣告解体。
俄罗斯就是这样在冰雪中创造了一件件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冰雪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二 冰雪中展现俄罗斯性格
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铸就了一个民族的性格。虽然各民族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精神风貌, 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俄罗斯历史那样特殊, 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性格像俄罗斯民族性格那样复杂。俄罗斯人的性格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他们的性格中体现出最先进、最原始、最革命、最保守、最人道、最野蛮、最温柔、最冷血的两极。
俄罗斯恶劣的气候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其民族性格产生了重大影响。严冬带给俄罗斯人的是漫漫长夜、皑皑白雪和阴沉沉的天空,使人感到肃穆庄严和一种不可言状的压抑。冬季的俄罗斯人大多表情凝重, 笑容不足, 总是若有所思, 来去匆匆, 似乎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但这些只是俄罗斯人的表面现象, 漫长而严酷的冬天带给俄罗斯人的还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俄罗斯精神中的感伤主义、受难精神及忧郁的灵魂, 曾是俄罗斯19 世纪文学的基本主题。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白银时代”的俄罗斯精神则是更深层次的感伤主义。关于俄罗斯人的性格有人曾这样形容: 外表象伏特加酒一样浓烈而火暴, 骨子里却是冰封的涅瓦河,透着永恒的哀愁。
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滋长了俄罗斯人的惰 性和依赖性。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 俄罗斯人在土地上只要稍稍费点力气就可获得一定的果实, 满足起码的生活需要。更何况俄罗斯冬季寒冷, 到处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黑夜漫漫,白天短促, 无法进行户外劳作。人们宁可聚在室内酗酒、跳舞, 发泄内心的喜怒哀乐, 也不愿去为生存与寒冷拼搏。即使知识分子, 面对满目疮痍的俄罗斯和苦难的人民, 也只有激烈地批判现实, 而不去实践。
俄罗斯人是冬天的动物。他们为了战胜严寒、适应严寒, 既需要坚强的体魄, 又需要坚韧、顽强的性格。正如俄罗斯思想家、历史学家伊里因所说:“谁哪怕有一次机会体会俄国的 闷热, 体会从东南方向吹来的灼热的风, 谁要是经历过有时候连着刮几天的俄罗斯的暴风雪, 谁要是赶上过俄罗斯雨雪交加的寒冷天气, 他就会清楚地知道俄罗斯人如此坚韧不拔的性格来自何方。”在如此严酷的气候条件下, 俄罗斯除了干燥的草原和西伯利亚森林地区外, 其他地方或是贫瘠多沙或是泥泞多沼泽。这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能够生长的只有顽强的植物, 能够存活的也只有顽强的动物。而俄罗斯人能够在这样的森林沼泽和草原上安家, 并且开发它们, 必须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可, 否则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生命将难以为继。例如, 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 即现在的圣彼得堡, 与瑞典人进行了20 年战争, 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 建立了新的首都—— 圣彼得堡。
1812 年, 拿破仑率60 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 被赶出俄国, 损失了大部分军队, 导致以后的垮台。拿破仑曾说: 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苏联人民无论在列宁格勒( 圣彼得堡) 被围的900 个日日夜夜, 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都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俄罗斯人的勇敢精神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冬季, 在俄罗斯居民小区周围的林间小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推着婴儿车让婴儿露出娇嫩的小脸, 呼吸清新空气, 适应寒冷气候。对大一点的孩子, 则鼓励他们去户外活动,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勇敢性格。大雪之后, 孩子们坐在雪橇上沿着陡坡飞速滑行, 尽情的在雪海里搏击、打逗, 而四周却没有大人陪伴、呵护。
所以说,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19 世纪俄国哲学家、政治家恰达耶夫说:“有一个事实, 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 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 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的原因。这一事实, 就是地理的事实。”
三 冰雪中创造俄罗斯文化
冰雪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是真实的、多方面的。
冰雪文化不单单指冰灯、冰雕, 这是对冰雪文化的狭义理解。它还包括冰雪服饰和冰雪饮食等物质文化以及冰雪画、冰雪书、冰雪剧、冰雪戏、冰雪歌等精神文化。
冰雪文化就是寒地居民以冰雪为载体, 以不同形式的文化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集中反映了寒地居民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
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大文化, 是一个包括冰雪科学、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饮食、冰雪商品的综合文化。
俄罗斯的雪给俄罗斯的文学以巨大的影响。正像谢云在文章《到俄罗斯去看雪》中写的那样:“在俄罗斯文人身上, 有种仿佛永远也拂逆不去的忧郁感伤, 那种以带伤的手指, 抚慰另一颗带伤的心灵的悲悯温慈。这可以说是所有俄罗斯艺术大师的全部风格和品格。因为那忧郁感伤、悲悯温慈, 若缺乏一定的背景, 缺少氛围, 也不免会显得矫矜和做作。—— 实际上, 这忧郁感伤、悲悯温慈, 总是与雪有关: 那覆盖着俄罗斯大地的雪, 那飘扬在俄罗斯艺术天空中的纯净的雪。也是雪, 让俄罗斯文人具备了不让人畏惧, 却令人景仰的力量, 具有了某种天生的高雅、沉默、庄严的贵族气质。那是沉淀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从骨血深处衍传下来的一种精神特质。因此, 俄罗斯的艺术作品中如果缺少了冬天, 缺少了能让人踩踏出吱嘎之声的苍凉雪地, 它那博大壮美的神韵, 虽不说会荡然无存, 却至少也要减少几成。”在俄罗斯的诗歌中, 同样不乏对雪的描写。如在普希金、莱蒙托夫、古米廖夫等作家的作品中, 雪都成为他们笔下的素材。
为什么所有俄国最优秀的作家都在歌颂雪? 因为雪的纯色正代表了俄国人的沉默, 千千万万的雪花代表了俄罗斯亿万民众。也许拿破仑和希特勒都低估了他们。他们那里没有这么多的雪, 这么大的雪, 因而他们不理解雪, 也就不理解俄国。
冰雪同样影响着俄罗斯的艺术、服饰、饮食、生活等方面。18 世纪中叶, 在俄罗斯出现了直接以冰雪为材料的冰雕、冰灯及冰建筑等冰雪艺术。它充分体现了人类勇于开拓进取的挑战精神, 是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适应自然中取得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温寒带文化向寒地扩散并基于自然生态环境而发展了的寒地文化。比如圆球形的屋顶, 它在相同体积下有最小的外表面积, 能减少热耗, 节约材料; 且屋顶不易存雪, 减少大雪对房子的压力。这也是寒地建筑的共性。
在服装的款式上, 大衣、风衣、皮帽; 在服装的材料上, 呢料、羽绒、毛皮等都是冰雪服饰的共性特点。
在饮食上, 多是面包、肉、酒、乳制品等高热食品。
俄国人是寒冷的鉴赏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不畏寒冷就像喝伏特加酒一样。在冬天不是躲进室内, 而是纷纷从家里出来, 散步、观看雪景、滑雪、滑冰。身体强壮的男子会长途跋涉来到冰封的河边, 使劲的在冰上凿开洞口,整天蹲在那里钓鱼。
俄罗斯人不仅利用冰雪资源生产淡水, 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而且利用冰雪提供的条件,借助于一定的设施工具从事冰上、雪上的交通运输。
在俄罗斯的新年之际, 整个俄罗斯和许多独联体国家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而这个庆祝活动没有“冰雪老人”是不可思议的。他为新年增添了无比的乐趣, 使人们更爱祖国, 更爱冰雪。
俄罗斯的冬天是漫长而又严酷的, 然而这恰恰是俄罗斯的真谛和魅力所在。每年冬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游客, 到这里来观赏雪景, 体会严冬, 一饱眼福。
冰雪是寒冷气候的产物, 是大自然最迷人、最珍奇的杰作之一。冰雪不仅创造了俄罗斯的性格和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也创造着俄罗斯的历史。
( 责任编辑: 农雪梅)
*作者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2003 届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k8凯发棋牌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